搜尋此網誌

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

引人注目讓人買!買!買!的廣告文案五大要訣

引人注目讓人買!買!買!的廣告文案五大要訣

一個好的企劃人,一定具有良好的文案寫作能力,文案的撰寫說難不難,說簡單其實也不簡單,往往是突然間有的創意匯集而成。
但是您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有這些突如其來的創意呢?其實很多時候都是靠平時累積的資訊而來,我們會透過平時所得到的圖像或者是文字,累積而成一個創意的基本資料庫,再從這些資料庫之中選出我們認為優良的字句或者是聯想到其中一個印象,進而組織出一篇動人的文案,因此在這裡我是企劃人為大家整理出幾個寫文案的要點,讓大家在撰寫文案時也能文思泉湧^_^



1.平常就要養成建立自己的文案資料庫或創意資料庫的習慣。
我是企劃人通常只要看到觉得很棒的广告或者是很吸引人的文案或者是覺得很漂亮的影像圖片或者是頭腦靈機一動的創意,都會把它分門別類記錄下來然後當需要撰寫商業文案或故事時,就會從這些已經整理過而且篩選過覺得優美的字句來組織。
❤我是企劃人的不負責OS:每天寫幾句文案或品牌行銷文一年就有365個文案了耶!!!!!!!!!!!!!!!!!

2.善用加減乘除法多多訓練自己的思考能力,有助於在撰寫文案時分析或歸納出更好的文字。
剛剛有談到平常要累積自己的文案創意庫,但是只欣賞或記錄覺得好的影像或者廣告是不夠的,我們還要時時刻刻能夠去想這則廣告或者文案或者文字有沒有什麼可以修改、讓他更好的替代文字,這樣子才能夠訓練優秀商業文案的撰寫能力。
加減乘除的意思是說:當我們在閱讀或者是欣賞這些廣告佳句時不妨可以用自己平時整理的資料庫內的資訊,來結合我們所看到的廣告,我們可以利用這樣子的方法去思考看看會不會得到更好的結果,依此類推進行+-乘➗去思考,例如当这个文案加上另外一串文案、或則當這個文案中的哪一個字把它刪掉精簡化之後是不是會更言簡意賅?或者把兩個不相干產業的優秀文案乘在一起是否又會有不同的火花呢?像本文第四個重點的例子:用5W 2H1E乘以需求導向來思考就是加減乘除法的乘法的一個例子。
不光只是單純欣賞,還要訓練怎麼樣讓這一句話或這一個字更好,才能夠得到最佳的文案。


3.時常思考這個文案是否對主要客群能產生共鳴度?
 一個好的文案當然要能引起主要客群的高度公鳴,才能夠被忍同
找出淺在客戶的『喜好』『投其所好』的撰寫文案
Ex.淺在客戶喜歡大塊肉-----> 快來品嘗大鮮肉~從這個角度衍生...

4.用5w2h1e『需求導向』來思考文案 ,說服消費者就是需要這個產品!
企劃人寫企劃書常用到的5w2h1e,在文案撰寫時也可以發揮很好的幫助,5w2h1e舉例如下:
*What (what這是什麼!?)------------大部分的人在第一眼看到一個新的產品或新的服務的時候會冒出很多問號是很正常的,因此如果文案能夠充分的說明或者用最精簡的文字讓人一目了然,這是什麼樣的商品,那當然是最好的!而且也能夠讓看的人省下不少的時間!

*Why?  (我為什麼需要這項產品)----------這也是大部分的人看到一則廣告的時候會想問的問題,這個商品到底為什麼值得我買?所以說文案必須要能夠很清楚的把誘因置入,例如假設今天我們販售的是一個果汁飲料,假設我們的主打消費市場是年輕女性,我们得找出對女性的诱因,举例:女性会有喜欢喝酸酸甜甜果汁的需求,可是對愛美的女性來說,会有想要控制热量、想要维持身材的需求,那么如果能够在文宣上面強調这產品比市面上的果汁热量还要低,或含糖量也較其他飲料低,讓使用者能能產生有助于維持身材等等的聯想,對於廣告來說是有加分效果的。

*When ?    (何時適用?) ------ex.google Adwords =無聊發閒時打打文章就能增加收益的好管道。
這個無聊打發時間雖然只是簡單的動作,但我們必須讓消費者可以想像場景,讓他覺得這個東西真的可以派上用場,我最近看到一個有關於雨傘的廣告,這個廣告他告訴使用者當下雨時,一般人撐著傘想進去車子裏,以正常情形來說收傘進入車子的時候很容易把傘上的雨水一起帶如車內;但是如果你有一把設計可以反著收雨傘,讓原本濕濕的那一面收的時候反過來變為淋到雨的那一面,那收進來時便不會再讓水滴進自己的愛車了;這個看似簡單的小小揣測場景的動作,就可以讓使用者有極大的想像空間,進而認知到這個東西對他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可以幫忙的、可解決問題的⋯一定大大加分!

*Who?     (誰需要)--------ex.萬寶隆—商務人士/成功人士一定要有的鋼筆。
如果商品的文案可以讓使用者感受到這就是他適合、必備的東西,就會有加分的效果,例如很多文案可以看到的「小資女必備」就是用這個幫商品定位的想法衍生過來。
還有一種是暗示的做法,讓人看到廣告會自行想要對號入座的做法,例如uniqlo 的以下這篇廣告:台日超人氣名模都擁有的春夏必備單品。讓看到的人自動對號入座,如果我買了一樣的商品是不是就會變名模。

*When?   (什麼地點適合)------ex.夏天要到了,或許你會想去遊泳,這時後露得清的廣告詞就派上用場啦~「超強水防曬,樂趣不中斷」。當你去玩水又怕曬黑,這個場合這個地點就是選擇這個商品的最佳誘因。


*How?     (如何达到目标,指的是這個商品他如何能夠幫我達到效果或者是他如何能夠幫助我)--------ex.當我們在買東西的時候,一定都會很希望我們買的這個商品他非常厲害,購買時也會產生非常多疑問,例如,這個東西真的可以幫助我嗎?這個東西是如何運作的⋯購買者會產生懷疑是很正常的,懷疑真實性、懷疑商品的價值⋯都是很正常的現象,所以在文案撰寫上能夠告訴目標對象這個東西是如何能夠達到功效的,才能夠打動這些消費者。
例如,以下是一個我覺得很棒的廣告:

這是一個韓國的保養品品牌,他的廣告詞:「14天有感美白 標靶斷黑 全面煥白」
這個廣告詞雖然看不懂什麼是「標靶斷黑」,但是會很自然而然地認為標靶斷黑是一個可以達到美白功效的一個途徑,如果是需要美白的對象這樣的廣告slogan會讓人覺得更有說服力





*How much? (價格上的利益) --------我們不可諱言的有些消費者是品牌控,但也有一部分的消費者是精打細算的專家,有再研究星座的如大家所知的金牛座...


*Effect?   (有什麼好處?...思考可以給消費者什麼、消費者可以得到什麼,可以給使用者什麼樣的利益)---例如我是企畫人最近看到一則很酷的廣告slogan▼▼▼
[2016新升級黑人全亮白+修護系列牙膏] 亮出自信 修圖掰掰
大家可以觀賞一下廣告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lQ7sVRg6ow
這個廣告很厲害的地方就是告訴使用者使用前與使用後的「效果」,使用前您需要修圖,使用後您再也不需要修圖,哇哇~這麼ㄧ來差異就很明顯,吸引力也跳級提升了

我是企劃人永遠是您在企劃或者需要創意時最好的朋友在孤單的包裝行銷路程上面有我是企劃人陪著您並不孤單 http://imsweetykm.blogspot.tw/ 

2016年3月19日 星期六

粉絲團經濟,全台發威!

粉絲團經濟,全台發威!!!!



商業應用冒出頭
「粉絲團的經營者在操作上越來越成熟,不僅社群機制更完整,行銷手法更是多元,」知世安索帕傳播企劃總監周允玉認為,本屆最大亮點在於,適時與其他網路平台串聯應用,因而發展出更靈活的經營手法。最重要的是,許多粉絲團開始嘗試商業應用,挖掘潛在獲利機會。

最基本的應用,像是在粉絲團中發布新品上市、促銷優惠或門市開幕訊息,讓粉絲獲得第一手資訊。進階一點則是舉辦粉絲專屬活動,主動出擊串聯實體門市或官網。最後則是直接在粉絲團中嵌入購買功能,將粉絲團視為新的收入來源。

「以前粉絲團是附屬性質,但現在會主動發起活動,再由官方配合,」痞客邦(Pixnet)創辦人暨營運長曾皇霖舉例,像是7-Eleven(第一名)才剛結束的小天使任務週,只要將指定商品在Facebook上寄送給好友,就能獲得一組活動序號,再憑序號到門市兌換指定商品。「這種結合虛實的活動方式,可以促進來店率,加上消費者不可能只消費一個東西,更能有效增加提袋率。」

其他串聯虛實的例子,還有摩斯漢堡(第四十名)為了慶祝粉絲數量破兩萬人,特地在粉絲團放置商品優惠券,只要下載列印,就可在門市以優惠價格消費。黑貓宅急便(第二十六名)則在粉絲團上推出「紅利任務專區」,只要按照活動指示完成任務,就可以累積紅利點數,兌換黑貓商品。

有別於實體企業希望促進銷售率,提供虛擬服務的網路企業,更方便與Facebook整合。如命理網站LifeDNA(第三十四名)宣布,只要加入成為粉絲,就可以免費享有在Facebook上提供的算命服務。「管理者要塑造出非加入不可的理由,如獨家消息、粉絲專屬活動等,如果只是張貼資訊,只有及格而已,」Mobile01主編李懿倫表示,「讓網友從粉絲團獲得回饋,再進一步因為這些回饋而做出更多回饋,才是成功的經營。」

奧美廣告創意總監蔡智翔認為,粉絲團不像活動網站,舉辦一次就結束,而是需要長時間累積而成,因此企業或產品本身是否具備豐富的發展性或話題性就很重要。例如KKBOX(第十九名)不斷介紹新專輯、藝人新聞或節目資訊,確保每天都有源源不絕的新內容出現。

嵌入購買連結增加收益
        一些經營更加成熟的粉絲團,則是直接內嵌購買連結,商業機     制完整複製到粉絲團上。
像是購物網站百分百文具百貨精品(第七十五名),特別在粉絲團中規劃文具影音專區與卡通人物文具專區,除了放置生動的電視廣告與各式可愛的卡通人物介紹外,其下直接放入購買連結,點選即可連回官網下單。

艾而歐語教育中心經營的巴黎電影俱樂部(第五十一名),則在分頁列出與巴黎相關的電影DVD,點擊連結則導入艾而歐語在PChome Online商店街開設的網路商店。

藝人邵庭近日推出寫真集《ZERO+》,在預購階段,只開放雅虎奇摩購物中心與粉絲團兩個平台供網友訂購。在粉絲團內嵌的購買頁面中,只要填妥個人資料與付款方式,便可完成訂單。邵庭將個人周邊商品與粉絲團結合的購買方式,也是目前名人粉絲團中少見的作法。

「對大品牌來說,Facebook有聚集人氣的效果,」貳肆柒數位行銷公司總經理卓良賢表示,「但長期來看,我認為Facebook對中小型公司、個人化品牌,或是帶有區域性質的實體企業幫助更大。」正因為Facebook沒有地域限制,對這些規模有限或利基型的中小型企業而言,更能節省行銷成本。

除了上述可導入營收的實質方式外,cacaFly執行長邱繼弘觀察,許多公司會直接揭露email或其他聯絡方式,歡迎有興趣的廠商直接聯繫,代表Facebook所帶來的商業合作機會越來越多。

量化經營粉絲團
正因為粉絲團蘊藏著無限商機,目前也出現量化經營粉絲團,再允許廠商刊登廣告或宣傳活動的操作方式。像是美商全通行銷集團共經營七十多個粉絲團,本次評選則有六個粉絲團進榜,包括寵物資訊粉絲團(第三名)、看!正宗電影評鑑團(第七名)、寶寶日記(第十名)、台北.東區.嚴選商圈(第十三名)、SALE特賣會情報(第十四名)、旅遊資訊粉絲團(第十八名)。

美商全通行銷集團營運長蘇聰德表示,公司旗下擁有波仕特網路市調、URLAD部落格行銷等服務,擁有上百萬名會員基礎。粉絲團成立初期,會先發信給內部會員邀請他們加入,等到累積粉絲規模後,就能與相關廠商合作,在粉絲團上發布商業訊息。目前粉絲團的收入,已占公司總營收一成左右。

邱繼弘認為,這樣以業務模式操作的方式,若好好經營,會成為很大的獲利來源。但缺點則是粉絲團數量太多,如果管理團隊不多的話,容易厚此薄彼,無法平均分配經營力道,導致粉絲團荒廢。

即使Facebook的力量再大,在台灣廣泛應用的時間卻不到一年,不論對網路業或行銷界來說,都是一個新的「玩具」,還未摸索出適當的使用規範。先前就出現不少假借個人身分,或挪用既有品牌公司名稱的山寨粉絲團,造成本尊及企業品牌管理上的困擾。

此外,在粉絲團置入廣告訊息的方式,以後是否能持續讓網友買單,也有待商榷。卓良賢認為,「未來Facebook一定會慢慢走向正規化,不管是經營者或網友都要付出時間成本學習。」

Q.什麼是網路行銷

Q.什麼是網路行銷!???您可以說一下他的大概或內容嗎?
A.網路行銷簡單來說就是在網路上做行銷(對不起好像是廢話!!哈),不過在知道網路行銷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什麼是"行銷"?
傳統我們的行銷有一點像是以物易物,從前從前有一個人他非常擅長在山洞做畫,於是他告訴了隔壁賣牛奶的小洋,說:「我的畫作很漂亮,你可以放在你們家,會吸引很多人到你們家買牛奶喔」。小洋就問他說:「那我要怎麼得到你的壁畫?」很會做畫的LITA就跟他說:「你拿你的牛奶跟我換就可以了」,因此我們可以看到LITA他做了什麼事情?他做了自我推銷!並且去說服小洋-->是的這就是傳統的行銷。

傳統的行銷我們比較常看到的就是需要有一個推銷員,去說自己的好、自己的特色,一樣要去推銷也一樣要去說服別人。

江亙松在《你的行銷行不行》中利用行銷的英文 Marketing 作了下列解釋
「什麼是行銷?」就字面上來說,「行銷」的英文是「Marketing」,若把 Marketing 這個字拆成 Market(市場)與 ing(英文的現在進行式表示方法)這兩個部分,那行銷可以用「市場的現在進行式」來表達產品、價格、促銷、通路的變動性導致供需雙方的微妙關係。

是的,除了一昧的去推銷與說服以外,重要的還是在    
與是否有"需求"性,行銷簡單來說就是在說明供需雙方的微妙關係。



網路的行銷跟傳統的行銷差異性在於,把他想說的話放在網路上了,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張圖很明顯的看到,網路行銷不再侷限於一對一,它有可能一對多,或多對一。他散播的方式會因為網路無遠弗屆。但是也因為此特性,在網路的世界中必須更注意消費者的反應。

網路行銷的特性





1.即時性資訊的傳遞 網路最大的特色就是打破了空間與時間的藩籬,所以當行銷活動應用於網路上,可以有效提高行銷範圍與加速資訊的流通。

2.豐富的視訊資訊

因為網路的資訊傳播方式可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對於行銷活動的推廣更富彈性,更能以不同的方式滿足消費者的視覺。

3.消費者主導

傳統的媒體都是由廣告主主導行銷的活動,消費者只能是接受的一方,而網路因為有互動的效果在,所以消費者有了主導權,消費者可依個人的喜好選擇各項行銷活動,而廣告主也可針對不同的消費者,提供個人化的廣告服務,進而提升行銷效果

4.買賣雙方可以互動

所謂雙方互動,是指藉由線上留言板、討論區或電子郵件等方式,讓客戶留下訊息,企業可從中瞭解顧客的需求,消費者的疑問也可獲得解答,這樣的立即回應,無形中拉近買賣雙方的距離,服務品質也因而提升。

5.全球化

因為網路無遠弗屆,所以範圍不再只是特定的地區或社團,而遍及全球,對於企業主而言,建置一個多國語言的網站,就能很快速的做全球化的行銷,因為有了網路的全球化管道。




因全球化的結果,降低了交易成本,例如以前要貿易商幫忙仲介,如今只要上網,就可找6.降低交易成本到製造產品的公司,省去仲介的費用,再者透過網路所獲取的資訊,把資料分類後,就能適時提供消費者想要的資料給,更提高了行銷活動的效益。

網路行銷是可被驗證的
具有「可被測量」特性的新數位媒體
流量、點擊數(Clicks)、新會員、訂單(CPS)”
WHY?  為什麼要做網站:
1.快速增加人潮流量(Traffic Generation)
2.提升形象(Brand Image)或增加知名度(Brand Awareness)
3.漂亮點擊數(Clicks)或者訪客(Visitors)數字
4.帶進新會員(CPA)
5.創造訂單(CPS)


網路行銷如何評估有效數據?
一個網路媒體(網站)會包含有數十個甚至成千上萬個頁面,網路廣告所投放的位 置和價格就牽涉到特定的頁面以及瀏覽人數的多寡。這好比平面媒體(如報紙)的「版位」、「發行量」,或者電波媒體(如電視)的「時段」、「收視率」的概 念。
CPA (Cost-per-Action) 對於用戶行動有特別的定義,獲得一個註冊用戶
CPC (Cost-per-click)每次點擊的費用。如關鍵詞廣告一般採用這種定價
CPL(Cost for Per Lead)按註冊成功支付佣金
CPM(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s)每千次印象費用。廣告條每顯示1000(印象)的費用
CPO (Cost-per-Order) 也稱為Cost-per-Transaction,根據每個訂單/每次交易來收費的方式。
CPS(Cost for Per Sale)銷售額。
PPC(Pay-per-Click)根據點擊廣告或者電子郵件信息的用戶數量來付費的一種網絡廣告定價模式。
PPL(Pay-per-Lead)根據每次通過網絡廣告產生的引導付費的定價模式。
PPS(Pay-per-Sale)根據網絡廣告所產生的直接銷售數量而付費的一種定價模式 。
CPTM (Cost per Targeted Thousand Impressions) 經過定位的用戶(如根據人口統計信息定位)的千次印象費用。CPTMCPM的區別在於,CPM是所有用戶的印象數,而CPTM只是經過定位的用戶的印象數。


網路行銷限制
無法提供摸、聞、嚐、或者試用實體商品的機會。
制定自由退貨條款以及據點提貨服務以消除顧客疑慮。
較適合的網路行銷商品旅遊
旅行社本身就是賣一種遊玩的感覺,行程介紹、報價、等等都相當重要。



這張圖涵蓋了網路行銷,簡單來說就是在網路上推銷"?"
這個?可以是任何的東西
你有可能是在網路上推廣自己(例如FACEBOOK,大家都會有,為什麼呢?因為大家也都需要行銷自己不是嗎?)
也有可能是在網路上直接做生意(例如在拍賣網上架商品...)
什麼都可有能發生~!!!
當然要在網路上做行銷有非常多種的媒介,很多人都會問
Q.我要在網路上做行銷,就非得做網站不可呢?

我這邊的解答:
A.你必須要看你的需求性

儘管網路再怎麼發展,如何變化,還是需要一個網站(店面/門面)來招呼客人是比較合適的。

我這樣比喻好了
沒有網路的時候你要賣東西
是不是要先讓顧客找到你
但是一樣牽扯到經費的問題
若是經費不足
就是先作流動攤販的聖義
如果有比較多資本
我就可以租店面
以此類推
網路上做生意也是一樣
你要有一個"媒介"可以讓消費者接觸到你
沒有$的時候
你可以用網路免費的資源
例如 部落格 網路社團 這些來介紹你自己
但是部落格跟網路社團這些就沒辦法做到自動化
例如 我如果是消費者
我對你的介紹有興趣
我必須還要先找到你 問你訂購方式
你還要一筆一筆的回答所有消費者的問題
但是如果你的經費可以架設網站的話 你就可以做到自動化
例如他想要購物可以直接按一個按鈕就可以完成購物 諸如此類的。



網路行銷問答室

Q.那我可以用FACEBOOK或BLOG取代網站嗎?
A.FB重視的是粉絲參與度

BLOG重視的是搜尋者的需求性
建議:應是其中一種宣傳工具而非全部。


互動


粉絲專頁看起來是一件很方便的互動工具,品牌很容易便能在Facebook發文和貼圖來和進行粉絲互動。但從另一角度看,品牌亦需要投入資源處理這些互動,而且粉絲的行為不是百份百符合品牌的預期,尤其是在專頁處理粉絲的公開投訴更令很多品牌十分頭痛。

宣傳

以宣傳的效率角度看,根據Facebook最近提供的數據,品牌的發文平均只有16%的能見度,雖然Facebook具有病毒感染式的擴張力,但是如果套用5%的參與率來看,其實擴張力非常有限。當然品牌能提升內容質量來增加粉絲的參與度,但是再好的內容也必須得到適當的曝光率才能放大擴張率。

數據

數據庫是很重要並高價值的資產,但在Facebook上的數據庫始終有安全性考量,而且有其限制,很多粉絲即使每天與你互動,但不代表你可以取得他的任何資料,而且當某天他不再讚你的專頁,你就失去這位粉絲的聯繫。而企業網站反而可以建立自訂工具取得資料,建立專屬的數據庫。而且對某些品牌的目標客戶來說,他們較願意向企業網站提供資料。

限制

粉絲專頁可選擇的工具非常有限,以宣傳為例不能像網站透過SEO和SEM方式來增加流量,除非品牌預算充足,購買Facebook的相對昂貴的廣告產品。Facebook不能隨意設計頁面,與度身訂造的網站相比,對某些重視定位和形象的品牌來說無疑是缺點。最重要一點是擁有權,你的網站是屬於你的資產,但粉絲專頁是屬於Facebook。



Facebook無疑是非常重要的網上宣傳工具,但世事無完美,正如上述的觀點,Facebook也有某些的限制和缺點,建議品牌不應將其優點無限放大,應該視粉絲專頁為在其中一種宣傳工具而非全部。






網路行銷問答室

Q.在網路上真的什麼都可以賣什麼都不奇怪嗎?

網路行銷的商品限制




禁止販售

•色情或暴力出版品 武器彈藥 毒品、麻醉藥品 技術證照、證明文件 酒類商品



•菸品 侵害智慧財產權之物 彩券 報稅憑證 臺北市政府專用垃圾袋 …




限制販售


•環境用藥(須在安全防護措施下使用或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之藥品。)


•化粧品(應事前將廣告內容送主管單位申請核准,取得廣告字號始得為之。)

•食品(不得為醫療效能之標示、宣傳或廣告。)

•健康食品(依中央主管機關查驗登記之內容。廣告,不得涉及醫療效能之內容。)

•藥品、醫療器材或宣稱有療效之商品(於刊播前將廣告內容送主管機關核准,非醫療機構,不得為醫療廣告)





詳細規定
•請參考經濟部電子商務法制資訊網
http://gcis.nat.gov.tw/eclaw/tjk/chinese/tjk_tw_HotNewsView.asp?sno=OX]R










嗯....
如果你還是覺得網路行銷讓你覺得很模糊
沒關係我喜歡用比喻的方式
參考以下的圖真的超簡單的

以下可以說是網路行銷的面貌

簡單來說網路行銷,你的"網站"就如上圖一樣是你的是樹幹
但是一棵樹是只有樹幹就能生存的嗎??
不可能的!!!你還要有"根"沒錯也就是你的"內容"

而樹幹要強壯要仰賴強大的功能與程式設計
當然最重要的使用者永遠在網路上是最大的
視覺美編也非常重要!!!!

而其他的網路行銷工具就好比是你的樹枝,包含社群行銷、部落格行銷、電子郵件行銷一樣...
基本上讓您的枝葉越茂盛當然越好
當然也不能過於雜亂無章囉!!

相關名詞解釋:
樹幹:WEB SITE(您的網站,通常是www.XXX.com.tw)
網站由Development(研發)&Design(設計)所完成

Development(研發)包含:
一個網站的研發應該要考慮以下

1.Rich Media(互動廣告):何謂Rich Media

通常我們指是banner
但是更正確來說指具有動畫、聲音、視頻和/或交互性的信息傳播方法,包含下列常見的形式之一或者幾種的組合:串流媒體、聲音、Flash、以及Java、Javascript、DHTML等程式設計語言。可應用於各種網路服務中,如網站設計、電子郵件、BANNER、BUTTON、彈出式廣告、插播式廣告等。傳播方法:點擊、寄給朋友…
影片範例http://advertising.microsoft.com/rich-media?uuid=0c2ef514-f641-4d93-b32f-27245bab972d


案例一、

‧廣告主:果子電影
‧廣告版位:Windows Life Messenger 瘋狂影音秀
‧Rich Media 說明:
客戶提供兩隻預告片WMV檔案,無需製做Flash,由MSN直接套版上線。預告片直接於WL半橫幅中強力播放,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將滑鼠游標移至廣告上方,2秒後展開看完整版本預告片。

 

富媒體形式:Expanding ADs

Expanding ads 讓我們可以在小小的空間裡,創造出最大的視覺效果,超越傳統的固定版位空間所能提供的資訊容量和互動能力。應用原本的廣告版位設計,當滑鼠移動或是點選時,畫面會向下或下左展開,展開後的廣告版位可以讓消費者盡情進行資訊讀取與互動的樂趣。滑鼠移開或點選關閉按鈕,版面就恢復原來設定的大小規格。

Expandable ads 規格:




範例一:720x90






2.Scalable(可延展性):
是否可適用於各種作業平台?
是否可適用各種瀏覽器?
是否可使用於手機等應用載具?

可延展性的開發例子:
連公墓都是景點!城市導覽最佳幫手:QR code
傑佛遜市在當地公墓增加了 QR Code 服務,用以介紹當地約 30 位深埋於此的知名歷史人物,遊客只要在公墓中掃描 QR Code,就可以進一步了解歷史人物的故事。
①QR Code 是一個非常適合做成導覽應用的科技。像傑佛遜市這樣,把歷史人物的故事放在在公墓 QR Code 裡。
②也有禮儀公司把這樣的應用推向個人與家庭,透過一塊 QR Code 石板,便可以將逝世親人的生平故事,在手機上面呈現。
③透過 QR Code,消費者除了觀看戶外廣告,還能透過掃描,建立更多的消費者關係。有 QR Code 的廣告版位不用過分的大,就能透過 QR Code 將詳細的資訊傳到消費者手中。
④如果你最近有去手機行,你會發現,最近越來越少手機行賣「一般手機」了,因為絕大部分的消費者都只購買智慧型手機。而智慧型手機的滲透率,直接的影響了 QR Code 的採用率。


可延展性的開發例子 QR Cod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h5TXy4h1Ao


3.web standards(網頁標準)
為解決web應用中不同平台、技術和開發者帶來的不相容問題,保障Web訊息的順利和完整流通,全球資訊網協會制定了一系列標準並督促Web應用開發者和內容提供者遵循這些標準。標準的內容包括使用語言的規範,開發中使用的導則和解釋引擎的行為等等。W3C也制定了包括XMLCSS等的眾多影響深遠的標準規範。
但是,W3C制定的web標準似乎並非強制而只是推薦標準。因此部分網站仍然不能完全實作這些標準。特別是使用早期所見即所得網頁編輯軟體設計的網頁往往會包含大量非標準代碼。


這些標準和規範往往彼此相依,其中一部分甚至延伸到網際網路,而不僅限於WWW,並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網站以及Web伺服器的發展和管理。同時也考量到網頁或網站的協同工作能力無障礙性易用性。廣義上的網頁標準由下列要素所構成︰


4.validation(驗收)(驗證)
網站的開發者,常常需要藉由表單來向使用者取得一些資料,不管是註冊也好,線上購物也好。 我自己就常常遇到消費者來網站買了東西、付了錢,卻沒有寫寄送的地址; 使用者留下的聯絡電話少了一碼;填寫的 Email 格式根本不對… 反正不管你的說明多詳細,多具體,總是會有使用者漏填或填錯,於是網站的表單驗證就變成網站開發者工作的保證常常會遇到的工作之一。

Øvalidation(驗收)(驗證)
確保內部數據的完整性。例如架日期不得早於上架日期



Design(設計)包含:
credible(可信度):
簡單的說吧,使用者很可能會決定一個網站(或是公司)可不可信賴,就在他

網頁的設計品質上下定論。現在已經不是10幾年前那個網路剛剛上路的草創

時期了。當時,幾乎所有人的介面都醜到爆。但是大家拼的是IDEA還有功能性。

上面的研究只是在一次點出,一個網站設計品質的高低(這個高低涵蓋的範圍

非常廣)絕對直接影響到來訪的使用者對於該網站的信賴度評價。更重要的是

爛設計會產生低可信用的觀感。而低可信用的觀感直接的結果就是 使用者

不敢跟你做交易。這樣說夠直接了吧?不管你網站的IDEA多棒,不管你網站

內容多充實。如果你沒有一個夠水準的網路設計師把所有的內容用一個

夠水準的方式表現出來給來訪者。誰也不敢隨便跟你交易的。這點,不要說

一般網路使用者,連PONY這種網路老客在開啟一個新的陌生網站的時候

也會先用這個標準去評量這個網站是誠信可靠的還是唬爛詐騙的。




usable(可用度) :
易用性是一種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概念,易用性設計的重點在於讓產品設計能夠符合使用者的習慣與需求。以網際網路網站的設計為例,希望讓使用者在瀏覽的過程中不會產生壓力或感到挫折,並能讓使用者在使用網站功能時,能用最少的努力發揮最大的效能。
管理介面設計友善簡潔並直覺化,有效降低使用者操作難度
可用度指標包括一系列涉及到用戶使用網站的各個方面的問題,如導航的方面性、欄目結構、用戶體驗、下載速度等。
了解什麼是一個有吸引力的網站,需要友好的設計。http://www.youtube.com/watch?v=uY8QmG0u1_s


易用性的考量
  • 誰是使用者,他們知道什麼,以及他們能夠學習什麼?
  • 使用者想要/需要什麼?
  • 使用者一般具備什麼背景?
  • 使用者作業的環境
  • 機器應該負責做什麼?
其他可能
  • 使用者需要學習使用的方法多久,才能熟練地運用?
  • 什麼和多少錯誤會在使用時發生?
  • 發生錯誤後,能否記憶在工作中的文件?

易用性需要考量之事項包括:
以上問題,可以在專案起始時,透過使用者分析與工作(task)分析找出答案。

網頁設計流程和評估



網站的設計應考慮的可用性相關的問題,方法和開發的程序。其中最重要的是,設定目標,並提供有用的信息。

優化用戶體驗


在設計網站的一個關鍵因素是促進和鼓勵高效率和有效的互動。使用計算機的能力,有效的減少了用戶的工作負載。用戶接管精心設計的網站的一些好處是可以直接使用格式顯示信息。加載網頁的速度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並在等待時,用戶應提供適當的回饋。用戶應該能夠輕鬆地送出訊息。設計人員應確保給用戶,避免不必要的窗口或圖形。


山頂矩陣

無障礙網站  Ø無障礙網站:請參考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網站

所有網站的設計應確保它有利於所有用戶,包括如聽力有困難的人

一些主要的問題要處理,包括:

提供框架標題
•允許用戶跳過重複的導航鏈接
•確保插件和小程序符合可訪問性的要求;
•同步所有多媒體元素


倘是不可能的,以確保所有的頁面都可以訪問的網站的,設計者應提供同等的信息,以確保所有用戶都可以平等地獲得所有信息。



網頁佈局


確保用戶能夠滾動向上/向下。

當網頁中包含樣式的文本,選擇合適的線路長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用戶往往更喜歡較短的線路長度。另一個主要問題是在頁面的長度。這是一個好主意,使用框架保持在左側面板中,如果網頁內容或長度決定了滾動和頁面的表的內容必須能訪問表中的內容很容易訪問和查看。
Ø網頁佈局ex.卷軸的長度


網站導航


所使用的方法找到一個網站內的信息被稱為導航主要是用來幫助用戶找到並鏈接到目標頁面。一個網站的導航功能,允許用戶查找和訪問信息的有效和高效。在可能的情況下,設計人員應保持短導航網頁。站點地圖和網站內的用戶的位置是有效的反饋設計的關鍵因素。

導航的設計,包括不同類型的元素,包括相應的菜單類型,方便導航。使用描述性的選項卡標籤,長頁面上提供一個可點擊的網頁內容的列表,以及加入“掩蓋”,他們將幫助用戶選擇正確的鏈接是很重要的因素。一個優秀的設計師應該通過各種手段避免死胡同的頁面。

滾動和尋呼


設計師必須確定該頁面的長度,在設計過程的早期。這將決定的基礎上考慮的主要使用者和正在執行的任務的類型。例如,用戶滾動速度比年輕用戶,因此,長期滾動頁面可能會放緩大幅下降。
一般來說,設計師應該盡可能地高效使用該選項的滾動和尋呼。如果無法決定,提供幾個較短的網頁,最好是夫婦的長頁面。這可以通過使用可用性測試。

大標題,標題和標籤


大多數用戶花費相當長的時間,而不是讀出信息在Web站點上的掃描。設計人員應力爭用獨特的描述性標題,並使用盡可能多的標題所必需的讓用戶找到他們所尋找的,它通常是更好的使用更多而不是更少的標題。標題應在其相應的HTML,它通常是一個好主意,不跳過標題級別。

鏈接


提供鏈接,點擊頁面上的超文本鏈接和被定向到目標頁面。有意義的鏈接標籤,提供一致的點擊的線索,並指定鏈接被點擊時,應考慮而設計的鏈接。

內容組織


一個網站最重要的部分是內容。一個精心設計的網站的價值被定義它的內容。為了適應多觀眾,設計人員應該確保該信息顯然是有組織的。應該被格式化的內容,以方便掃描,並能夠快速的理解。組織內容包括頂部附近將關鍵信息的網站,將相關的元素,並確保所有必要的信息,請訪問沒有減緩了用戶不必要的信息

網站可用性測試


應考慮以下問題進行可用性測試

一般情況下,最好的方法是進行代表參加互動的測試,其中有代表性的場景:

該測試儀收集的數據對參與者的成功,速度,性能和滿意度。的結果,包括定量數據和定性觀察的信息,提供給設計師在測試報告。使用“檢查評估,在控制可用性測試的,必須非常謹慎。檢驗方法,如啟發式評估或專家的評價,往往會產生大量的潛在的可用性“問題”,從來沒有變成實際的可用性問題

主要考慮的是使用迭代的方法,以確保\所提供的第一測試結果,設計師應該進行修改,然後有網站再次測試成為更好的網站。



Ø你最care什麼呢
Web Usability Criteria


ØEase of Use (易用性)
ØDownload Speed (下載速度)
ØNavigation (導航設計)
ØAccessibility  (無障礙網站)
ØCustomization (客製化)





flexible(設計靈活度):

響應式網頁設計基礎也是重點:靈活性






題外話...
這一兩年中最夯的網頁設計不外乎就是 Responsive Web Design 了,中文譯名為「自適應網頁設計」(不過這個名稱仍然不太好),就字面上意思來說就是當一個網頁在不同的解析度下,會呈現不同的介面,也就是在不同的介面上適應。會這麼熱門的原因是,這幾年來隨著 Smart Phone、Tablet 等行動裝置開始興起之後,有許多人都開始使用行動裝置來閱讀網頁。而傳統的網頁只有為傳統PC 做設計的動作,在行動裝置上並不能呈現最好的效果,所以就有了 Responsive Web Design 這個網頁設計新名詞。
簡單來說,就是讓一個網頁在 PC、Mobile 上都可以有好的瀏覽效果,而這個我們就稱為 Responsive Web Design。
如以下的例子,我們用 Smashing Magazine 的網站來做示範:

傳統 PC 瀏覽器顯示

如下圖,如果是解析度較大如 1920*1080 的解析度,會有 4 欄來豐富網頁版面,增強效果。
2

Mobile 手機上顯示

因為手機的解析度比起傳統 PC 小很多,所以顯示的方式只有顯示主要內容區了。
Photo 1
上面兩個顯示不同,但是卻是同一份 HTML 網頁,使用 CSS Media Query 做調整,就是 Responsive Web Design。
如果這個網站沒有做 Responsive Web Design,那他的顯示方法會和傳統 PC 一樣,造成 User 還要把網頁拉大才能閱讀。

彈性格線(flexible grid)

「自適應網頁設計」由三大元素構成:
  • 彈性格線(flexible grid)
  • 彈性影像(flexible image):影像可隨著瀏覽器視窗尺寸縮放。
  • 採用CSS的媒體查詢(media query)語法:根據不同的裝置,如:電腦顯示器或印表機,套用對應的CSS樣式設定。
編排雜誌、書籍時,設計師經常用欄位格線(column grid)來劃分圖文內容的編排區域。以格線為藍本,網頁圖文元素規律性地沿著格線編排,可以避免版面雜亂無章。
彈性格線代表網頁內容能隨著瀏覽器的顯示空間,自動調適。假設在寬大的桌上型顯示器上,標題橫跨整個水平畫面,內文則以三欄方式呈現;在狹長的手機螢幕上,則以單欄方式呈現每個內文區塊。這就是彈性格線,也有人則它為折疊式格線(folding grid)

彈性格線示意圖

撰寫者http://imsweetykm.blogspot.tw/ 我是企劃人